桥山怀古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

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

神仙天下亦如此,况我戚促同蜉蝣。

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

却思皇坟立人极,车轮马迹无不周。

洞庭张乐降玄鹤,涿鹿大战摧蚩尤。

知勇神天不自大,风后力牧输长筹。

襄城迷路问童子,帝乡归去无人留。

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

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断髯成草风飕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黄帝的时代历经千万年,碧波浩渺向东南流。
无论是古是今,万物终将消亡,唯有天地永恒绵延。
我骑着驿站的马来到中部,听说这里曾被古人探索。
桥山高耸在左边,丛生的杂草和寒风让人忧愁。
连神仙也无法逃脱生死,更何况我们短暂如蜉蝣。
有人说贵胄埋骨于此,但弓箭遗物又有谁来收捡?
牧童的嬉笑声中,阴云笼罩下月亮落下,狐狸出没。
遥想皇家陵墓树立人世间极点,车辙马迹无处不在。
洞庭湖上奏起仙乐,引来玄鹤降临,涿鹿之战击败了蚩尤。
神明与英雄懂得谦逊,风后和力牧的智勇胜过一切。
在襄城迷失,向童子询问道路,帝都归途无人陪伴。
崆峒寻道已无遗迹可觅,荆山铸鼎之地只剩荒丘。
你可曾见黄龙飞逝山下,胡须化作草木,风声萧瑟。

注释

轩辕:黄帝。
厌代:厌倦世代更替。
渌波:清澈的波浪。
渠搜:古人探索。
突兀:高耸。
荒榛:荒芜的灌木。
戚促:短暂而急促。
玄鹤:黑色的鹤。
风后:黄帝时期的贤臣。
力牧:黄帝时期的勇士。
迷路:迷失方向。
崆峒:古代道教圣地。
黄龙:传说中的神龙。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轩辕厌代千万秋"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漫长而又遥远的历史时空,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紧接着,"渌波浩荡东南流"则描绘出一幅壮阔的江山之景,但这河流也只是在时间的洪流中缓缓前行。

诗人在表达对古人的怀念时,并不局限于某一个个体,而是普遍地感慨一切生命终将逝去,只有那永恒的天地不变。"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一句,则透露出诗人行走在历史的遗迹之上,对那些曾经辉煌但已成废墟的地方感到无限的怀旧。

桥山突兀,在其左侧挺立,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时间与历史的见证。而"荒榛交锁寒风愁"则让人感受到那种被历史遗忘的孤独和悲凉。即便是神仙,也无法逃脱这般宿命,何况是凡人如同夏虫不可道冰。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衣冠葬于地下而无人收拾弓剑的描写,更深化了历史的荒废与人的渺小。哀喧叫笑的牧童游戏,以及阴天月落时狐狸的徘徊,都在暗示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皇坟立人极,车轮马迹无不周,这里表现了权力与时间的双重压迫。然而,即便是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也只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洞庭张乐降玄鹤、涿鹿大战摧蚩尤,则是在强调历史事件的震撼力量,尽管这些都已成过去,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依旧。

诗人在襄城迷路时,询问童子,无人留守,这不仅是对古代遗迹的怀念,也是对于那些曾经辉煌文化和文明的消逝感到无奈。而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则更深地表达了历史的断裂与记忆的流失。

最后,"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断髯成草风飕飔"一句,通过黄龙飞逝和断髯成草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无情的摧毁力量,以及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与渺茫。

收录诗词(7)

舒元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落泪哀悼

  • 生卒年:791-835

相关古诗词

题李阳冰玉箸篆词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

后千年有人,谁来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

呜呼主人,为吾宝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兰溪灵瑞观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赤松宫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

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

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潘雍

九天天远瑞烟浓,驾鹤骖鸾意已同。

从此三山山上月,琼花开处照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