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名花种玉栏,胭红粉碧望秋残。

野亭篱下萧萧菊,独伴幽人保岁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秋日里的独特风姿与坚韧精神。诗人以“多少名花种玉栏,胭红粉碧望秋残”开篇,将众多名贵花卉置于秋日的衰败之中,反衬出菊花的独特之处。这里的“名花”象征着其他娇嫩易凋的花朵,而“胭红粉碧”则形容了这些花朵的颜色,暗示它们在秋天的摧残下逐渐凋零。

接着,“野亭篱下萧萧菊”一句,将菊花放置于更为广阔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野亭”和“篱下”的描述,展现了菊花生长的环境并不奢华,而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连,更加突出了菊花的自然本色和顽强生命力。这里的“萧萧”一词,既描绘了秋风中菊花摇曳的姿态,也暗含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坚韧不屈。

最后,“独伴幽人保岁寒”点明了菊花与“幽人”的关系,这里的“幽人”可以理解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也可以是诗人自己。这句话意味着菊花不仅在自然界中独自绽放,更是在心灵深处与那些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相伴,共同抵御岁月的严寒。这不仅表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在秋日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还寄托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104)

王天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一)

蚤入樊笼误自囚,云泉今遂五宜休。

况逢蒲节潇湘景,且伴渔郎鼓枻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二)

一点孤忠日月光,千年馀韵蕙兰芳。

临流欲问怀沙事,江水无情空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三)

竞渡流传故楚风,哀歌互答吊孤忠。

野人不是长沙客,且爱榴花映酒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林澄川吊湖山万冢五首(其一)

松柏千林护垄冈,城西万骨向中藏。

一朝吟吊湖山句,错认长平古战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