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行

君不见吕梁之水天下奇,奔腾轰湱无停时。

飞冰走雪耀日色,龙吟鲸吼啼蛟螭。

恍如鳌足昨夜折,银河倒倾忙骤驰。

又如天鼓落下界,神丁六甲相追随。

舟人伏枕不敢睡,稚子未解惊满颐。

黄河源自星宿海,千里万里归天池。

济川以南数十水,汇同潨会来于斯。

蓄受既富发泄盛,俯视此理良无疑。

不信请看田道间,夜来春雨今朝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吕梁行》描绘了吕梁水的壮丽景象,诗人陆深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的奔腾轰鸣、冰雪闪耀、龙吟鲸吼、如同天鼓坠地的奇观。诗中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类生活的紧张状态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赞美。

“君不见吕梁之水天下奇,奔腾轰湱无停时。”开篇即以“君不见”引出主题,强调吕梁水的非凡之处,其奔腾不息的气势令人震撼。“飞冰走雪耀日色,龙吟鲸吼啼蛟螭。”进一步描绘水流的动态之美,冰雪在阳光下闪耀,仿佛龙、鲸、蛟、螭都在水中吟啸,增添了神秘与活力。“恍如鳌足昨夜折,银河倒倾忙骤驰。”这里运用想象,将水流比作折断的鳌足、倒翻的银河,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猛烈与壮观。“又如天鼓落下界,神丁六甲相追随。”再次以天象比拟水流,天鼓的坠落与神灵的伴随,赋予了水流以超凡脱俗的气质。“舟人伏枕不敢睡,稚子未解惊满颐。”描绘了人们面对如此壮观景象的反应,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感慨。“黄河源自星宿海,千里万里归天池。”总结了吕梁水的源头与最终归宿,体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济川以南数十水,汇同潨会来于斯。”指出吕梁水是众多河流汇聚之地,强调其在自然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蓄受既富发泄盛,俯视此理良无疑。”表达了对吕梁水丰富水源和旺盛流动性的赞叹,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的平衡法则。“不信请看田道间,夜来春雨今朝泥。”最后以日常生活场景作为反证,说明春雨过后土地变泥泞,间接印证了吕梁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吕梁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也蕴含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文徵明画

笔下尘埃一点无,开图知是贺家湖。

秋风九月菰蒲岸,横着溪舟看浴凫。

阿明此艺称独步,前身妙绝元姓顾。

安得置之水晶宫,卧看云烟落毫素。

形式: 古风

七十歌

岁月流落何草草,古今七十世稀少。

我生二十五始仕,自计五十归须早。

馀年二十付閒适,等此三分少壮老。

迩来倏忽四十五,鬓发斑斑志灰槁。

况怀忧患在远途,惨淡冠裳雪皓皓。

人生苦非金石固,恒恐形神不自保。

悲欢昼夜正相半,此后信可知怀抱。

欲从今日巧相补,利路名场迹如扫。

五年纵复能几时,一寸光阴璧非宝。

虞翻骨相久己寒,子云晓事恨不蚤。

故园花柳虽未成,愿得强健晚亦好。

交战要难为达者,乘险那得窥大造。

试将此意一问天,长风南来万里道。

形式: 古风

十一日安陵始得风过桑园

人生快意宁有此,帆腹饱风走溪水。

忆昨跻攀分寸间,今之北船无乃尔。

天公大运讵两全,怨者自怨喜自喜。

半生纷逐向畏途,首肯分明到物理。

华阁滕王高宴中,青衫司马扁舟里。

古来此事信有然,坐看明月江心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王元章梅花酬姚时望

岁寒冉冉馀冰霜,留此一树先春芳。

山农能事数独步,净扫楮素摇兔芒。

龙池波腾鸲眼裂,喷薄元云沁苍雪。

须臾树梢送长弓,挂此一片寒潭月。

赏心诗客多风韵,欲挽笔力回春信。

竞搜奇事出枯肠,乱插繁花向春鬓。

青钱沽酒白玉缸,自劝一觞梅一觞。

调羹有时会结实,物色梦落商家王。

山林托交盟未冷,众醉何须悲独醒。

中分一顷养鹤田,半顷种花泉半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