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云雾散去,阳光照耀下的清新景象。首句“日出三竿瘴雾消”以“三竿”形象地描述了太阳升起的高度,同时“瘴雾消”则暗示了山间的湿气与朦胧感逐渐散去,展现出一种从混沌到清晰的变化过程。次句“岚光掩映桂香飘”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通过“岚光”(山岚之光)与“桂香”(桂花的香气)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
后两句“山中自有巢由辈,心隐清高不弃瓢”则借用了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中隐居者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巢由辈”指的是那些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高人,他们的心灵纯净高洁,不为世俗所累,即使生活简朴,也不放弃内心的追求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寓意深远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