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

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芳草满天涯。

流水韶华。晚风杨柳绿交加。

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李莱所创作的《浪淘沙令》。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情的词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诗中的“宝押绣帘斜”一句,设定了一种幽静优雅的室内空间氛围。金银饰品点缀其间,透露出主人公生活的奢华与精致。而“莺燕谁家”则引发了对户外自然景观的关注,似乎在询问那些燕子归宿何处,既表达了一种春日游子之思,也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情趣。

接下来的“银筝初试合琵琶”,通过乐器的演奏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里的“银筝”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其与琵琶相结合,表现了音乐的和谐与美好。

在“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一句中,作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柳絮轻盈、春意浓郁的背景下,主人公正在精心裁剪衣物,准备迎接新季。同时,“双戴桃花”的形象,更添了一份艳丽与生机。

“芳草满天涯”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春日里芳草如茵,占据了整个天地之界。这一句既是对美好景致的描绘,也映射出作者心中对于大自然无限的情感。

“流水韶华”四字,则捕捉到了时光流转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和谐。水流不息,岁月匆匆,这里既有对生命流逝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不断变化中寻找恒久之美的深刻体验。

“晚风杨柳绿交加”一句,通过晚风吹拂下的杨柳,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晚风似乎带着一种淡淡的情愫,而杨柳之间的缠绵,更是春意盎然之象征。

最后,“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两句,则将视角引回室内。主人公悠闲地倚靠在栏杆上,却没有任何装饰,只是在静谧中等待着归来的黑鸦。这不仅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简单、自然生活态度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收录诗词(17)

李莱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落梅

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

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

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黯消凝。

人老天涯,雁影沈沈。

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

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

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更关情。

青子悬枝,绿树成阴。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惜红衣

笛送西泠,帆过杜曲。昼阴芳绿。

门巷清风,还寻故人屋。

苍华发冷,笑瘦影、相看如竹。幽谷。

烟树晚莺,诉经年愁独。残阳古木。

书画归船,匆匆又南北。苹洲鸥鹭素熟。旧盟续。

甚日浩歌招隐,听雨弁阳同宿。

料重来时候,香荡几湾红玉。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清平乐.题草窗词

日寒风细。庭馆浮花气。白发潘郎吟欲醉。

绿暗芜千里。西园南浦东城。一春多少闲情。

日暮采蘋歌远,梦回唤得愁生。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绿窗初晓。枕上闻啼鸟。不恨王孙归不早。

只恨天涯芳草。锦书红泪千行。一春无限思量。

折得垂杨寄与,丝丝都是愁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