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会同水西二峰特立,曰蜡烛寨,为更名双髻,词以命之

拱揖五华,照影同川,镜中翠鬟。

倩月蟾梳就,流苏宝髻,黛蠃点出,菩萨双鬘。

悄立亭亭风雾里,似骖凤、飘摇秦女仙。

新霁后,对花明柳媚,凝睐嫣然。婵娟。窈冥洞天。

想披云帝所,霞翍星钿。

更带荔牵萝,宜颦宜笑,晨膏夕沐,和雨和烟。

洛水凌波罗袜冷,定微步、春风锵佩环。

吹缥缈,寄遥情万叠,白石青莲。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洞庭春色》,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周岸登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畔春色图,以蜡烛寨(后更名为双髻峰)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峰峦的秀美与仙女般的灵动。

"拱揖五华,照影同川",形象地描绘了双峰如美女对镜梳妆,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翠绿如鬟。"倩月蟾梳就,流苏宝髻,黛蠃点出,菩萨双鬘",运用神话元素,将山峰比喻为月宫中的仙女,发髻如宝,黛眉如画,增添了神秘与仙气。

"悄立亭亭风雾里,似骖凤、飘摇秦女仙",进一步刻画了峰峦在春雨后的清新姿态,仿佛仙女乘凤而来,令人陶醉。"新霁后,对花明柳媚,凝睐嫣然",则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峰峦与花柳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接下来,诗人将峰峦比作洞天仙子,身披云霞,佩戴星辰,与荔藤萝相伴,动静之间皆显其婉约与娇媚。"洛水凌波罗袜冷,定微步、春风锵佩环",以洛水和仙女的轻盈步态,增添了诗意的浪漫。

最后,"吹缥缈,寄遥情万叠,白石青莲",诗人借峰峦的轻灵之姿,寄托深远的情感,如同白石青莲般纯净而高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洞庭春色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加工。

收录诗词(584)

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和梦窗四香

江婓捐佩,湘女归魂,争知岁晚重逢。

九辨骚心,应难写入春容。

当年四愁遗恨,伴四香、沈醉东风。

仙梦悄,怅芳馨、谁袭真色屏空。

愁倚天寒罗袂,怕玉龙吹坠,难倩离鸿。

一笑江横凌波,尚怯霜浓。

葳蕤露申清睡,验同心、轻袅檀红。

端正看,护瑶窗长在镜中。

形式:

传言玉女.和逃禅生四和

昼午熏浓,窈蔼茜窗琼轴。绣屏围艳,费量珠十斛。

龙涎凤咮,绀唾蛮红生簇。越瓷清供,佩环争馥。

漫比欢侬,怪荀郎、未免俗。自然风韵,共骚心暗触。

美人香草,步引凌波相逐。国香遗恨,更调哀曲。

形式:

沁园春.壬戌暮春陪石城令固始吴述先嗣让游金精翠微

维暮之春,与客携壶,共寻翠微。

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一陂环玉,瑶佩鸣溪。

墨竹留痕,岕茶知味,望古兴怀谁与归。

徘徊久,渐金精雾合,蠃石云迷。依稀鹤驾灵飞。

指岫幌萝扃仙可期。

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冰衔阳朔,山水方滋。

诗补丽英,堂荒九子,赋罢高丘歌采薇。

从吾好,待遨游五岳,归卧峨眉。

形式:

水龙吟.壬戌岁暮,于役新淦,峡江舟行颇滞,望阁皂诸山,因倚越调寄意

隔年重见青鬟,雾梳烟抹清江上。

推篷一笑,山灵应讶,别来无恙。

劫火煎魂,机轮摇梦,纵心孤赏。

叹穷冬短景,长征倦客,思前事,成追想。

拟办棕鞋竹杖,抚瑶篸、捶琴山响。

棹歌三叠,群真来会,遥情俯鬯。

记得骖鸾,名山管领,头衔轻枉。

便芙蓉手把,钧天九奏,借仙人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