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修行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老大宗师没巴鼻",这里的老大宗师象征着高深的修行者,没巴鼻则暗示着他们超脱世俗的境界。"养狗之缘太儿戏",通过养狗之事来比喻那些在修行路上过于形式化、游戏化的做法,显得轻浮而不切实际。
接下来的两句"夺牌禅客如到来,铅刀争及吹毛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夺牌禅客"可能指的是在修行中追求某种成就或地位的人,而"铅刀争及吹毛利"则是在说即便是最钝的刀(铅刀)也比那些徒有虚名、实则无用的修行者更有价值。这表明作者对于那些真正深入修行、不为外物所动的僧侣持有高度的敬意和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批判了表面功夫和形式主义在修行中的存在,强调了内在修为和真实实践的重要性。它提醒读者,在追求精神提升的过程中,应避免空洞的形式,而要注重实质性的领悟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