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浑是先天太极图。
这首明代诗人苏福的《初一夜月》描绘了月圆之夜的景象,通过"气朔盈虚又一初",诗人表达了月亮在月初时的圆满变化,暗示着自然的循环往复。接下来的"嫦娥底事半分无",以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借代月亮,暗示即使月缺,也并非全无,而是暗含着圆满的信息。"却于无处分明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在看似缺失中蕴含着完整的哲理,如同道家所说的"无极而太极"的理念,即万物生于无,藏于有,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整体上,这首诗以月为载体,寓言人生和宇宙的哲理,富有深意。
不详
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痕生。
嫦娥不是梳妆手,终夜娥眉画不成。
日落江城半掩门,城西斜眺已黄昏。
何人伸得披云手,错把青天捻一痕。
禁鼓才闻第一敲,忽看新月挂松梢。
谁家宝镜新藏匣,盖小参差掩不交。
瓶中无脱粟,袖里有豪曹。
意气齐山岳,欲诛秦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