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阳馆

辰阳号难理,五溪地相跨。

边臣重绥抚,蛮獠愈骄诈。

封陲苦侵暴,文书困讥骂。

谁为太守乐,一笑不得暇。

张公抗辰旆,烽障几欲罢。

偃息有馀地,登临无一舍。

乃兴辰阳馆,城东两山胯。

泉声落溪谷,湖光照亭榭。

花木亲种植,朋僚日追迓。

投壶征虏祭,围棋太傅谢。

高风邈难继,维公并驱驾。

有客尝一至,席参邹枚亚。

览物言思阔,醒魂耳目乍。

欲记传之久,恨无文章价。

愿公贲泉石,游宴日来藉。

新诗上碑刻,佳景若图画。

旦暮趣召还,归为中州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辰阳馆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辰阳馆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

首先,诗人以“辰阳号难理,五溪地相跨”开篇,点明辰阳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复杂,暗示其环境的险峻。接着,“边臣重绥抚,蛮獠愈骄诈”两句,既描绘了边疆治理的艰难,也暗含了当地民族性格的复杂多变。

随后,诗人转而描述辰阳馆的建设与环境:“张公抗辰旆,烽障几欲罢。偃息有馀地,登临无一舍。”这里不仅赞扬了张公的治理才能,使烽火得以停息,也为辰阳馆提供了宁静的休息之地。同时,诗人通过“城东两山胯”、“泉声落溪谷,湖光照亭榭”等描写,生动展现了辰阳馆周围山水之美,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接下来,“花木亲种植,朋僚日追迓”两句,体现了辰阳馆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以及主人对宾客的热情款待。通过“投壶征虏祭,围棋太傅谢”等细节,进一步展示了馆内活动的丰富多样,以及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辰阳馆美好景象的赞叹,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佳作流传,以纪念这一胜地:“新诗上碑刻,佳景若图画。旦暮趣召还,归为中州诧。”这不仅是对辰阳馆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与文化传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辰阳馆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欣赏与赞颂。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一)宿云亭

基构白石层,风物青山围。

野云恋幽寂,长绕轩窗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二)梅岭

繁梅照溪谷,蜂蝶殊未省。

岩风莫吹落,留妆腊前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三)茶岭

新萌雨露浓,岭头春味足。

缘云采撷人,争收火前绿。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四)流杯渠

为爱泉石饮,屡招宾朋游。

浮觞来不倚,一水循环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