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仁晓禅师竹簟

翠筠织簟寄禅斋,半夜秋从枕底来。

若也此时人问道,凉天捲却暑天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青翠的竹篾编成的席子,被送到禅房中使用,
夜晚的凉意仿佛从枕头下悄悄涌来。

注释

翠筠:青翠的竹子。
织簟:编织竹席。
禅斋:禅房,修行者的静室。
半夜:深夜。
秋:秋天。
枕底:枕头下面。
若也:如果有人。
此时:现在这个时候。
人问道:有人询问。
凉天:清凉的天气。
捲却:驱散。
暑天:炎热的夏天。
开:开启,这里指凉意带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修睦赠予仁晓禅师的作品,以竹簟为媒介,表达了对禅师清凉生活的赞美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悟。首句“翠筠织簟寄禅斋”描绘了精致的竹席被精心编织,送到禅师的静修之处,体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诗人对其修行环境的敬意。次句“半夜秋从枕底来”,通过深夜秋意透过竹席渗透到枕边,暗示了禅师在静夜中感受到的自然之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后两句“若也此时人问道,凉天捲却暑天开”进一步深化主题,如果有人问及此时的感受,诗人会告诉他们,这股凉意仿佛驱散了炎热,象征着禅师的心境如同秋天般清新,将夏日的烦热一扫而空。整首诗寓情于物,借竹簟抒发了对禅师超然物外、心境清凉的赞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体悟。

收录诗词(1)

曹修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曹修古弟。景佑(1034~1038年)间知泉州。终于家,年六十。卒后,蔡襄为撰《尚书司封员外郎曹公墓志铭》,收录于《端明集·卷38》

  • 字:公臣
  • 籍贯:建安(今福建建瓯)
  • 生卒年:987—1046年

相关古诗词

涵碧亭(其三)

杖藜乘兴纵幽寻,野寺松篁蔼翠阴。

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

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

静奏瑶琴聊自适,祇应风月是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涵碧亭(其二)

平生事澹泊,荣利不关心。

杜门久谢客,岂容俗尘侵。

令尹有佳招,联辔游云林。

流觞绕双鱼,茂樾栖幽禽。

挥毫写佳句,骚雅寓意深。

玎珰泉声玉,琐碎竹影金。

开怀拚剧饮,预约盟再寻。

搔首赓险韵,杜陵不胜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涵碧亭(其一)

翠岩森秀爽,蟠结混沌初。

唐朝遇藻鉴,胜景方发舒。

飞泉注碧潭,流觞绕双鱼。

烟霏足奇态,雅称幽人居。

刘郎赋丹青,诗思尚有馀。

使其亲拭目,发兴当何如。

年来颇湮厄,亭馆几邱墟。

寺僧杀风景,古木半剪除。

骚人罢登临,过客徒欷歔。

物理不终否,蓬藋新芟锄。

松篁亦欣荣,垂条再扶疏。

伊余事幽讨,徙倚聊与娱。

寄傲引壶觞,招隐携琴书。

涓辰此卜筑,何羡诸葛庐。

形式: 古风

题石洞

兹山融结几千年,天划神剜巧自然。

瀑派星河飞雪练,桂分月窟耸云烟。

人疑盖竹旧福地,我道金华小洞天。

乘兴登临供胜赏,依然身是十洲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