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贞孝墓后四柿

四柿先人种,旁临一亩池。

霜彫萱草色,日映女贞枝。

旧业从飘荡,非材得憖遗。

清阴常不散,勿使众禽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寄题贞孝墓后四柿》。诗中描绘了墓地后方四棵柿树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贞孝之人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四柿先人种”,点明了柿树的来历,是先人亲手种植的。接着“旁临一亩池”一句,描绘了柿树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池水映衬着四周的景色,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霜彫萱草色,日映女贞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霜雪覆盖下的萱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阳光照耀下的女贞树枝条显得更加挺拔。这里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旧业从飘荡,非材得憖遗”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先人功业的怀念。即使旧业随时间飘散,但并非无用之材,依然被铭记在心。

最后,“清阴常不散,勿使众禽窥”一句,以清幽的树荫比喻贞孝之人的精神永存,告诫人们要珍惜这份宁静,不让世俗的纷扰玷污了这片净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贞孝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赠卫处士蒿

拘疾来河东,息此浍水旁。

寒禽绕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

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绝粮。

弦歌足自遣,感慨论百王。

王赧遂顿首,孝献封山阳。

一身殉社稷,自古无先皇。

与君同岁生,中年历兴亡。

衰迟数俦辈,落落晨星行。

旅怀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书陈治本,庶以回穹苍。

遥遥千载心,眷眷桑榆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詶李子德二十四韵

戴雪来青鸟,开云见素书。

故人心不忘,旅叟计何如。

上国尝环辙,浮家未卜居。

康成嗟耄矣,尼父念归与。

忽枉佳篇赠,能令积思摅。

柴门晴旭下,松径谷风舒。

记昔方倾盖,相逢便执袪。

自言安款段,何意辱干旟。

适楚怀陈轸,游燕吊望诸。

讵惊新宠大,肯与旧交疏。

不磷诚师孔,知非已类蘧。

老当为圃日,业是下帷初。

达夜抽经笥,行春奉板舆。

诛茅成土室,辟地得新畬。

水跃穿冰鲤,山荣向日蔬。

已衰睌学问,将隐悔名誉。

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一身长瓠落,四海竟沦胥。

契阔头双白,磋跎岁又除。

空山清浍曲,乔木绛郊馀。

不出风威灭,无营日景徐。

但看尧典续,莫畏禹阴虚。

地阔分津版,天长接草庐。

一从听七发,欲起命巾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赠毛锦衔

来时冬雁飞,去日春风度。

浮云恋故山,翔鸟怀高树。

一别遂西东,各言难久驻。

去去慎所之,长安有岐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闻啸

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

二京皆望幸,四海愿同仇。

灭麌须名将,尊王仗列侯。

支方传尺一,不觉泪频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