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题为《拜于文定公墓》,是对文定公墓的拜谒与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文定公的崇高敬意。
首句“清才伟望冠前朝”,赞美文定公在前朝拥有卓越的才华与威望,奠定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讲幄儒臣羹已调”一句,以“讲幄”指代文定公在朝廷中的重要角色,而“羹已调”则暗示其在政治策略和治理方面有着高超的技艺,如同烹饪佳肴一般得心应手。
“牛李猜嫌元似雪”引用了唐代牛僧孺和李德裕之间的党争典故,以此比喻文定公所在时代的政治斗争激烈,但强调这种斗争如同雪一般纯洁,没有个人恩怨的掺杂,体现了对文定公人格的高尚评价。
“玄黄战斗本如蜩”进一步描绘了政治斗争的激烈,将之比作蝉的鸣叫,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暗示了文定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龙鳞老干披松桧,马鬣崇封奠荔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形象来赞美文定公的品德和功绩。龙鳞老干象征文定公的智慧与坚韧,松桧代表其长久不衰的影响;马鬣崇封则形容文定公受到后人的尊崇与纪念,荔椒则是祭祀时常用的香料,寓意着人们对文定公的怀念与敬仰。
最后,“为念安昌门下士,来瞻遗直驻星轺”表达了对文定公门生的怀念,以及后人前来瞻仰其遗风的场景。星轺在这里象征着官员的车驾,暗示着文定公的影响深远,即便在他去世后,仍能吸引众多后辈前来学习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定公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政治、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更突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缅怀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