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风操

云之扬扬,油油其蒙。望我以雨,卒从以风。

云之油油,扬扬其去。我挽不可,泣立以伫。

终风不休,终云不留。不雨我田,不谷我收。

岩岩南山,有川其下。徒能必云,不能必雨。

蓁蓁者林,有越而樛。人伐以归,我徂安休。

嗟今之人,顾己是求。有颀者木,曷为而材。

大折以薪,小生何哉。嗟今之人,谁同我哀。

形式: 琴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令的《终风操》,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

开篇“云之扬扬,油油其蒙”描绘了云彩缭绕、密布天际的景象,用“油油”来形容云的模样,使人仿佛能触感到那种柔和而又浓重的云气。紧接着,“望我以雨,卒从以风”表达了诗人期待降雨却只得到阵风的失望。

在“云之油油,扬扬其去”一句中,诗人再次描写云彩的模样,但这次是它们飘然而去,给人一种无常和易逝的感觉。随后,“我挽不可,泣立以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界变化的无力感和哀伤。

“终风不休,终云不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也是情感的高潮。这两句通过强调风和云的无常,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接着,“不雨我田,不谷我收”则是对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的忧虑。

“岩岩南山,有川其下”一句转换了景象,描述了一种地理环境,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描写上,而是通过“徒能必云,不能必雨”继续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不满。

“蓁蓁者林,有越而樛”又是一个景象的转换,这次是林木的繁盛,但诗人很快回到自己的情感表达,“人伐以归,我徂安休”似乎是在说尽管大自然无法预测,人们还是要寻找自己的平静。

最后两句“嗟今之人,顾己是求。有颀者木,曷为而材。大折以薪,小生何哉。嗟今之人,谁同我哀”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慨和对周围人们态度的批评。这几句通过对树木被砍伐利用的反问,以及对于大自然的不理解和滥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世人心浮动、不知珍惜自然之美的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丰富的情感抒发,也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篇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辛卯守岁忆云浦师

爆竹更谁家,短檠对落花。

香氛埋石鼎,歌响应昏鸦。

蓟北寒风细,洛西霁影斜。

人生各有事,独我思无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一)

田彼黍矣,则食于秋。我人之耕,载芟载薅。

岂不惮劳,将食无攸。

形式: 琴操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三)

伐木伐木,无废于勤。不足柱榱,犹用以薪。

岂弟君子,无易于人。

形式: 琴操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四)

谁能采芹,不适有获。果蓏树之,则食其实。

岂弟君子,孔敬且力。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