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陈道士处静轩(其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道教修行场景。首句“虚室原生白”,以“虚室”象征心境空灵,暗寓道家追求的无为境界,而“生白”则意味着纯洁无暇。接下来的“寥寥一榻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寂,仅有一榻,显示出修行者的简约生活和内心的清净。
“石坛云影度,金掌露光凝”两句,通过石坛和金掌(道教中象征仙人之物)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云影在石坛上移动,露珠在金掌上凝聚,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色彩。
“叩齿宫神集,斋心道气澄”描述了道士进行修炼时的动作和心态,叩齿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清心寡欲,使精神集中,而“斋心道气澄”则表达了内心的澄澈与道家气息的凝聚。
最后两句“三尸能斩却,铅汞自然成”揭示了修行的目标,即通过修炼去除“三尸”(道教中的恶念),达到身心合一,自然地实现道家追求的铅汞炼化,象征着对长生不老、精神升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道教静修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