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知谦所作的《送侄婿翟璲赴都会试》。诗中描绘了侄婿翟璲参加科举考试前的场景,充满了对他的期望与祝福。
首联“鏖战秋闱先著鞭,宝安华胄冠才贤”描绘了侄婿在科举考试中的激烈竞争,他如同宝安的华胄,才华出众,成为群英之首。这里运用了“著鞭”这一典故,比喻在激烈的竞争中先行一步,显示出侄婿的进取心和决心。
颔联“桃花浪暖春如海,桂子香清月满船”以自然景象为喻,桃花盛开,春水温暖,如同浩瀚的大海;桂子飘香,月光皎洁,洒满船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好的春日景象,也象征着侄婿在科举道路上的广阔前景和光明未来。
颈联“庾岭风云催去马,瀛洲鸾鹤待登仙”进一步表达了对侄婿的期待。庾岭风云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但同时也暗示着侄婿将克服困难,如同骑着快马前行;瀛洲鸾鹤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待侄婿登仙,意味着他将取得非凡成就。
尾联“摩挲老眼鳌台上,伫看飞腾睹九天”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厚望。摩挲老眼,形容长辈对侄婿的关切与期待;鳌台,传说中的神山,此处指科举考场,寓意侄婿将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伫看飞腾睹九天”,则预示着侄婿将取得极高的成就,飞黄腾达,达到人生巅峰。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侄婿才华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