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苍岩碧涧白沙田”以苍翠的山岩、碧绿的山涧和洁白的稻田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山乡的原始美。接着,“黄竹矶头小洞天”则通过黄竹与小洞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鸟隐晴林歌自在,犊归晚野剧争先”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景象:鸟儿在晴朗的树林中自由歌唱,牛犊们则争先恐后地回到广阔的田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之美。
“江山望处浑成画,风月呼来不用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认为即使是风和月这样的自然之物,也无需花费金钱就能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强调了大自然的慷慨与丰富。
最后,“茅屋荆扉云树里,更堪投谒醉时眠”描绘了一座位于云树之间的茅草屋,门前是荆条编成的门扉,这样的生活环境让诗人感到既舒适又惬意,甚至愿意在此投宿,享受醉酒后的安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