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孤山彭高士借榻》。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思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独特心境。
首句“万籁笙镛一枕秋”,以“万籁”形容夜晚的宁静,各种细微的声音汇聚成一片和谐的乐章,仿佛是大自然的笙镛合奏。这一句巧妙地将听觉与触觉结合,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夜的怀抱之中,感受着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幌云垂地月痕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幌云指的是窗帘或帷幔,这里用来比喻夜空中飘浮的云彩。云彩垂落至地面,暗示着夜色的深沉和浓厚。同时,“月痕收”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逐渐隐没的过程,夜幕降临,月光渐弱,整个世界被夜色所覆盖,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美。
后两句“偶然做得还乡梦,梦见鸿濛与道游”,则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揭示。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主人公似乎做了一个回到家乡的梦,在梦中他与宇宙的混沌(鸿濛)和道(宇宙的根本法则)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游历。这种梦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更表达了他对宇宙真理和人生哲学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梦境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世界的理解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