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许相卿所作的《次韵西村老人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的愧疚与自我反省,以及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衡门重关之中,木榻破旧,草屋苔斑,感叹时光流逝,波浪不息,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理想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眇予愧谐俗,衡门日重关。”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生活在封闭的衡门之后,每日面对着重重的关卡,暗示着内心的隔阂与外界的束缚。
“木榻已漆敝,草屋多苔斑。”通过描述家具和房屋的破败,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荒凉,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缅怀结发期,抗志夷惠班。”诗人追忆起年轻时的抱负,立志效仿古代的贤者如夷齐、惠施,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守。
“乘时冀陈力,翊世姚姒间。”在适当的时机,诗人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辅佐世间的贤君明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驰光忽晼晚,惊波逝潺湲。”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如同江河中的波涛,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忧虑。
“悠悠违夙心,戚戚长苦颜。”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实现早年的愿望,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痛苦。
“百年贵适意,青阳宁复还。”在百年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能够随心所欲地生活,享受生命的乐趣,而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或命运的安排。
“明月皎东林,流烟淡前山。”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明月高悬于东林之上,轻烟淡薄于前方的山峦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潜居勖明德,哲人犹可攀。”即使身处幽静之地,也要努力修养品德,向古代的智者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