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悠悠沮溺,并耜荒墟。敬询渡济,暂驻浮车。
飘然无荅,齐口致讥。物情不足,隐德有馀。
此诗描绘了长沮、桀溺两位高士的形象与精神境界。他们悠然自得地耕作于荒芜之地,不为世俗所动,面对询问渡河路径的孔子,他们以简朴的语言回应,却引来旁人的讥讽。然而,这并未影响到他们的隐逸生活,他们认为物质的追求不足以满足内心的需求,而真正的价值在于高尚的品德和内心的宁静。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两位高士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不详
石门门者,阖辟是尸。仲路宵投,乃询其师。
鲁尼入耳,强仕致讥。閟光韬彩,百世所希。
丈人绝轨,倨接洙贤。天涯日暮,鸡黍是延。
载陈夫子,寻返客辕。先几扫迹,虚室依然。
接舆厌浊,放隐佯狂。徵罗上士,徙适遐方。
歌衰凤德,车下道傍。洞天周涉,妙药为粮。
孝哉子舆,领道泗滨。浩浩之气,常骄大人。
为都不乐,好爵难婴。单居秘论,传耀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