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徐瑞的《舟行即景》描绘了江面与岸上景色的鲜明对比,以及诗人乘舟东行时的悠然心境。
“江流千丈碧”,开篇以“千丈碧”描绘出江水的深邃与广阔,碧绿的颜色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能感受到江水的流动与生命的活力。“碧”字不仅展现了江水的颜色,也暗示了其清澈与深邃,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宁静而深远的基调。
紧接着,“崖树一枝红”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视线从浩瀚的江面转向峭壁上的树木。一枝红艳的树木点缀在苍翠的山崖间,如同画龙点睛,既突出了自然界的色彩对比,又赋予了画面生动活泼的气息。这枝红树的存在,不仅打破了江面的宁静,也为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触动。
“临眺延缘久,扁舟我欲东。”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行动。站在舟中,诗人长时间地眺望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或是沉浸在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中。而“扁舟我欲东”的决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他或许渴望探索未知,或许期待新的开始,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人的力量和深邃的哲思。
综观全诗,《舟行即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面与岸上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诗人乘舟东行时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活、对未来的思考与憧憬,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