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四)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

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

休问归囊金有无,采芝酌水延朝晡。

未要学仙跨威凤,况肯作诗嘲训狐。

藜杖芒鞋乐复乐,老藤悬花当罗幕。

月明须上最高峰,横竹一声秋万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自叹没有封侯的骨气,随意来到学府陪伴英才游历。
闲适的兴致仍未忘怀往昔黄河边的畅饮,羁旅的脚步已经注定在周南停留。
长久以来未能亲近山水,究竟是为了什么,只因百指饥寒,生活所迫。
满头白发如今难以梳理,何时才能再次回到那山水之间。
无需询问行囊中有无金银,采芝饮水,享受朝暮的乐趣。
我无意学仙骑凤凰,更不会写诗去嘲笑狐狸。
手持藜杖,脚踏芒鞋,心中欢喜,老藤上的花朵如帷幕般美丽。
明亮的月光下,定要登上最高的峰顶,竹声穿越万壑,秋意浓烈。

注释

自怜:自我怜悯。
骨可封侯:有封侯的骨气。
漫来:随意地。
陪英游:陪伴才子佳人游乐。
羁踪:羁旅的足迹。
良坐此:正是因此。
鬓毛:鬓发。
归囊:行囊。
采芝:采摘野菜。
延朝晡:迎接早晚时光。
威凤:神鸟凤凰。
训狐:嘲笑狐狸。
藜杖:藜草做的手杖。
老藤:老藤蔓。
最高峰:山顶。
横竹:横笛。
秋万壑:秋天的山谷。

鉴赏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抱负的自我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 表示诗人对于自己没有被封侯(即没有得到官职)的遗憾,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跟随英俊的人物游历四方。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兴趣爱好仍然是对美酒的享受,并且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在河朔一带和周南地区。

"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 这里则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背负着理想和抱负,在云山之下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即使是在饥饿和寒冷中,也能安心地坐在那里。

"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再次回到云山的期盼。鬓毛苍苍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头发的斑白,而“何时却到”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休问归囊金有无,采芝酌水延朝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再计较物质财富(如归囊中的金钱),而是选择了采集灵芝、品尝清泉的生活,以此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未要学仙跨威凤,况肯作诗嘲训狐" 这里则表明诗人并没有想要成为仙人的野心,也不愿意去写诗来讽刺或教训他人(如同古代的故事中智者嘲笑愚蠢的狐狸)。

"藜杖芒鞋乐复乐,老藤悬花当罗幕"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手持藜草做成的手杖,穿着粗糙的芒鞋,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享受自然之美,并且将老藤上的花朵作为装饰。

"月明须上最高峰,横竹一声秋万壑"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下攀登至最高峰时的感慨,以及通过横吹竹笛所发出的声音与秋天万壑的和谐统一。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三)

休著青衫谒五侯,径觅拄杖山中游。

故山别来鬓毛秃,一饱累人成久留。

碧嶂巉巉云影底,傥得破茅甘老此。

孤猿野鹤旧时声,却到主人清梦里。

囊中试检一钱无,但吟秀句忘朝晡。

子夜沈沈瓮无蚁,秋风策策裘非狐。

得遂清闲贫亦乐,矫首飞鸿度天幕。

隔溪应复有幽人,踏月相从啸林壑。

形式: 古风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二)

长藤呵路多公侯,我辈不应来宦游。

平生流涎向云水,此心已往形独留。

黄沙霏霏乌帽底,三载长安饱尝此。

何如闲把一茎丝,坐钓澄江月明里。

采芝仙人今岂无,踏遍山腰日已晡。

白云可衣兰可佩,禦寒不必思丰狐。

人生此段差可乐,风御径须游六幕。

夜深何处凤箫声,留得馀音传万壑。

形式: 古风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

爱君秀句轻封侯,恨不捧杖从君游。

高人岂合世间著,紫罗洞边能少留。

我今痴坐数椽底,饱阅炎凉祇如此。

何当一叶弄云涛,鸥鸟请盟波影里。

颜郎才思天下无,亦与我辈同朝晡。

故乡萧疏不堪说,秋风落日号群狐。

百年骎骎行且乐,不必华堂围绣幕。

烂醉出门霜月孤,荷锸休随任填壑。

形式: 古风

竹宫长句

断云托月天南东,梦魂初下蓬莱峰。

绕街敲金戒天晓,乌帽溯凉奔竹宫。

神明之囿严且邃,踵门已觉尘凡空。

温温妙友隔窗语,徐徐好日当庭红。

案头书帙万卷富,门外帘影三秋风。

东家所慎盖先此,小人曷敢不精衷。

绯衣赞者趣行事,升降拜起庄微躬。

丁东环佩众泉咽,荧煌星斗千炬烘。

瘦羊端笑古人细,肥马暂逐儿曹雄。

指日欃枪落天外,告庙还看礼更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