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林亭

竹也中虚谷也虚,两虚相得闹中无。

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谷林亭》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竹与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意境。

首句“竹也中虚谷也虚”,以“虚”字开篇,既点出了竹子和山谷空灵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内心的虚空与宁静。竹子的中空象征着内在的空灵与谦逊,山谷的虚无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邃。这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幅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画面。

次句“两虚相得闹中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繁华与喧闹之中,竹与谷的“虚”性使得它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闹中无”不仅指物理上的静寂,更强调了心灵的超脱与自由。

后两句“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月光洒落,微风轻拂,这样的时刻更加凸显了竹与谷的和谐之美。同时,诗人通过“那更高人也自如”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之人的赞美。这里的“高人”不仅指那些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的智者,更是指那些能够在喧嚣尘世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真正自由的人。

整体而言,《谷林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与谷在自然中的静美与内在的空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启示。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蜀井

地行仙迹世难知,极数高人出数时。

隐显自通淮与蜀,兴亡谁管晋兼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其一)

翁子归来第八人,越王家国再逢春。

悠悠千骑溪南路,今日荣誇到剑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其二)

侯王权势腰三印,省寺光阴梦七秋。

龙虎有人犹扫迹,政风行听海边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其三)

三山胜概烟云外,万户清酤鼓乐中。

待看使君游刃处,始誇濒海有天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