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画堂春·秋柳》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秋日里柳树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长条梳尽影珊珊”,开篇以“长条”描绘秋柳,仿佛是经过精心梳理后的发丝,其影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烟啼露冷风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烟雾缭绕,露水凝结,寒风吹过,营造出一种秋日特有的清冷与孤寂感。
“暮鸦栖遍小凭栏”,黄昏时分,乌鸦归巢,它们栖息在小凭栏上,这一场景既宁静又略显荒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无限堪怜”,表达了对这幅画面中所蕴含的孤独与哀愁的深深同情。
“犹傍朱楼舞袖,心惊落叶哀蝉”,尽管秋柳依然依偎在朱红色的楼阁旁,但舞动的柳枝似乎在为飘落的黄叶和哀鸣的蝉感到心惊,这种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脆弱与生命的短暂。
“昔时攀折已相关,重对青山”,回忆起往昔人们攀折柳枝的情景,如今再次面对青山,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词通过描绘秋柳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