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马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杜甫的文采如同无形的画,韩幹的绘画却像沉默的诗。
这幅画和这首诗真是独一无二,世间庸才竞相追逐,又有何意义。

注释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以祖居长安少陵,故称‘少陵野老’。
翰墨:书法和墨迹,这里代指杜甫的诗歌。
无形画:形容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难以具象描绘。
韩干: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马。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泛指绘画艺术。
不语诗:比喻韩干的画作虽无声,却能表达深远的情感。
真已矣:真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人间:人世间。
驽骥:劣马与良马,比喻才能平庸的人与杰出的人。
漫争驰:徒然争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理论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韩干马》。诗中通过描写唐代画家韩干的画作和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艺术高洁与个人才华的自信。

"少陵翰墨无形画" 一句,以“少陵”指代苏轼自己,用“翰墨”比喻笔下的书法和绘画之美,同时强调这种艺术之美是无形的,超越了物质层面。"韩干丹青不语诗" 则用韩干的丹青(即画作)来比喻他的艺术语言,不需要言辞,就能传达深意。

接着两句“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表达了对自己和韩干作品的肯定。这里,“此画此诗”指的是韩干的绘画和苏轼自己的诗歌;“真已矣”表示这两种艺术都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后面的“人间驽骥漫争驰”,则用了古代选马的典故,形容世人在评价人才时,如同挑选良马一般杂乱无章,不够精准。

苏轼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自信于己的艺术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韩干艺术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

野菜此出珍又珍,送与西邻病酒人。

便须起来和热吃,不消洗面裹头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一)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二)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

纳官赎罪人何在?壮士悲歌泪万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梦中赋裙带

百叠漪漪风皱,六铢縰縰云轻。

植立含风广殿,微闻环佩摇声。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