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所作的偈语,以日常行为与信仰为题材,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独特态度。"坐佛床,斫佛脚"描绘了一种看似极端的行为,坐在佛像床上,甚至砍去佛像的脚,这可能象征着对传统佛教教义的质疑或挑战。"不敬东家孔夫子"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儒家孔子的不尊崇,"东家"在这里可能暗指儒家思想的故乡。
然而,紧接着的"却向他乡习礼乐"又揭示出诗人并未完全背离传统,反而在其他地方学习和实践礼乐,这可能暗示他对儒家文化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仍有认同。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个人信仰选择的独立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体现了禅宗或隐逸文化中对于世俗与超然之间界限的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