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寒月寄齐已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沉沉。

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

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松树下的清风轻轻吹过我的衣襟,上方寺庙的钟声在寂静的夜晚低沉回荡。
我已经知道庐山的尘世喧嚣远离,更加怀念寒山深处那雪月交辉的景象。
我超脱世俗,摒弃一切牵绊,延续祖辈的修行之心,高声吟诵着千首诗篇,这也是对师道的敬仰。
谁曾想,我的名声竟然流传到各个地方,如今我静坐在石头上禅修,竹影斑驳,更显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沉沉。”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清幽而又深远的氛围。松树下的清风轻拂着诗人的衣襟,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上方的钟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沉重,似乎时间也变得更加漫长。

“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喧嚣的超然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庐岳即庐山和岳阳,古时为隐逸之地;“尘埃绝”则意味着尘俗烦恼已被抛弃。而“寒山雪月”则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幅美丽画面,既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流露出一丝寂寞和孤独。

“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的文学追求与精神寄托。诗人不仅感激万物的滋润,更在于通过自己的吟咏,将内心的所悟传达给世人。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这两句则表明了诗人的清高节操与对未来名声的淡然态度。尽管诗人的名字将会被后人广泛传颂,但他本人却更愿意在一块石头上安坐修行,与竹林为伴,享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李秀才入军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

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蒲关西道中作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蜀中寓怀

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春装宝阙重重树,日照仙州万万楼。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此中无限英雄鬼,应对江山各自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慈云寺僧院

帝城深处寺,栖殿压秋江。

红叶去寒树,碧峰来晓窗。

烟霞生净土,苔藓上高幢。

欲问吾师语,心猿不肯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