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章功懋的《草堂新成》描绘了诗人对新建草堂的喜悦之情,以及在新环境中寻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渴望。
首句“新搆茅堂此日成”,点明了草堂建成的喜悦时刻,新屋的落成象征着诗人生活的新篇章。接着,“秋霜忽向鬓边生”一句,以自然界的秋霜比喻岁月的流逝,暗示诗人已步入中年,时光匆匆,岁月不饶人。
“柴桑正待归陶令,瓜圃何妨学邵平”两句,借用了古代两位隐士陶渊明和邵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追求隐逸之乐的心愿。陶渊明曾辞官归隐柴桑,邵平则在瓜园中自给自足,这两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野服便应裁绿芰,晨炊更喜得黄精”描绘了诗人穿着朴素的野外服装,在清晨的炊烟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如绿芰(一种水生植物)和黄精(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这些都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无才正合藏丘壑,笑向沧浪自濯缨”表达了诗人虽无过人之才,却也适合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他以笑对生活,如同面对沧浪之水,洗涤心灵的尘埃,追求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