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野泊》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舟行关河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潇潇风雨满关河,远客扁舟万里过”,开篇即以风雨满天、舟行关河的场景勾勒出一幅苍茫辽阔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境地。这里的“潇潇”形容雨势之大,“满关河”则强调了风雨覆盖的广阔范围,而“远客扁舟”则点明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身份,以及其孤独与漂泊的状态。
颔联“草色尚迷吴苑在,春花不似故园多”,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吴苑”的草色与“故园”的春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吴苑”可能象征着诗人记忆中的故乡,而“春花不似故园多”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向往和对当前处境的失落感。
颈联“诸峰夹水流飞翠,一雁冲寒下夕波”,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美丽画面。诸峰环绕,水流翠绿,一雁冲破寒气,飞向夕阳下的波浪。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尾联“闻说豪华零落尽,天涯行乐意如何”,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听到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零落不堪的消息,不禁让诗人对未来的路途感到迷茫和忧虑。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野泊》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忧虑,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