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念奴娇·次韵杨笠咏梅》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冬日的静谧与高洁之美。
开篇“旧时梦醒”,仿佛是诗人从往昔的梦境中醒来,回忆起曾经踏访过的地方,那是一片孤竹独行于断崖千尺之上的景象,雪覆盖着苔藓,古老的屋舍隐匿在空旷的山间,月色如水,微风吹拂,偶尔传来樵夫的谜语声。江南的天际遥远,不知何处的吟客正乘着帆船远行。
接着,“此际流水柴门,寒烟古寺”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画面,溪水潺潺,柴门紧闭,古寺笼罩在寒烟之中,竹林外,松柏斜倚,枝叶交错,春意虽浅,却透露出生机。城头的角声在霜白的夜晚回荡,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清冷。
“瘦绝怜渠,澹应知我”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怜爱之情,梅花的瘦骨嶙峋,淡然自处,似乎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横影眠溪石,夜阑歌罢,一声遥起村笛”则以夜深人静之时,溪边石头上梅花的影子,以及远处传来的悠扬笛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梅花在冬日的孤独与坚韧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