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感慨与心境。首联“门外江流万里东,青山曾识老仙翁”以江水东流、青山见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氛围,同时暗含对老仙翁(此处或指逝去的时光或特定人物)的怀念。颔联“百年客鬓东风里,两岸人家落日中”则通过描写百年的时光流转,客人的白发在春风中摇曳,以及夕阳下两岸人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
颈联“蜡屐平生须几到,桃花前度有谁同?”中的“蜡屐”是古代文人登山访友时所穿的木屐,这里借以表达诗人一生中多次的访友经历。“前度”则暗示诗人曾在此地与某人一同赏花,如今再访,却物是人非,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文章随意成千古,草树荒荒老屋空”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至更广阔的层面,通过“文章随意成千古”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自由与永恒价值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荒芜,唯有精神与文化能够超越时空,流传千古。最后一句“老屋空”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侵蚀下的景象,与开头的“万里东流”形成呼应,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