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朱郎中

春风六辔丝,光华塞樊川。

川上此何日,所向生奇妍。

金山万丈高,但见兀在前。

白头分堕落,剨叫鬼擘然。

青黄夺众目,不认沟中捐。

冥冥亦奚能,幅之使无迁。

由来造化手,一种雨露偏。

赋形大块间,受气小物先。

谁意王粲孙,主人亦如天。

买茸绣为图,香火长结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春风轻轻吹动着六条缰绳,光芒照耀着樊川的大地。
在这川上,何时才能重现这样的景象,所到之处都展现出奇异的美丽。
金山高耸入云,只看见它孤独地矗立眼前。
白发飘落,如同鬼神的惊叫,突然而至。
青黄交织,引人注目,不再理会沟壑中的尘埃。
这冥冥之中又能如何,只能任凭万物随风迁移。
自古以来,大自然的手法独特,对万物的恩泽各有偏爱。
无论是大地上的一切,还是微小生物,都受到同样的气息塑造。
谁能料到,这里竟出了王粲的后裔,主人也如同天公一样公正。
买下茸绣绘制图画,香火之情长久相连。

注释

六辔:古代驾车的六根缰绳,象征春风的轻柔。
光华:光芒。
奇妍:奇异的美丽。
兀:孤独,独自。
冥冥:深沉,不可见。
幅:布,比喻大地。
造化:大自然。
大块:大地。
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此处泛指有才华的人。
香火:供奉神佛的香烛,象征持续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川的美丽图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的旺盛。开篇“春风六辔丝,光华塞樊川”便以轻盈的春风和金色的光辉引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其中“六辔丝”形象地描绘了春风轻拂之状,“光华塞樊川”则是对春日山川明媚景色的一种写实。

接着,“川上此何日,所向生奇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惊叹和赞美。这里的“奇妍”两字,不仅形容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赞赏。

“金山万丈高,但见兀在前”则是对壮观景色的描绘,其中“兀”字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感觉,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所面临的那座雄伟至极的金山。

而后半首,诗人的笔触变得更加细腻和生动。“白头分堕落,剨叫鬼擘然”中,“白头”指的是雪花,通过“分堕落”的动作,展现了雪花纷飞的壮观景象。紧接着,“青黄夺众目,不认沟中捐”则是对自然界色彩变化的描绘,这里的“青黄夺众目”形容了春日万物争妍斗丽的生动画面。

在“冥冥亦奚能,幅之使无迁”一句中,“冥冥”表达了一种深远而难以捉摸的感觉,而“幅之使无迁”则是对诗人笔下意境的自信和肯定。

接下来,“由来造化手,一种雨露偏”中的“造化手”指的是自然界赋予万物生命力的神奇力量,而“一种雨露偏”则强调了这种力量的独特性。

“赋形大块间,受气小物先”一句中,“赋形大块间”是对自然赋予形态与生命力的描绘,而“受气小物先”则表达了一种从自然界接受灵感的诗人情怀。

最后,“谁意王粲孙,主人亦如天。买茸绣为图,香火长结缘”两句中,“王粲孙”可能是对某位人物的称呼,通过“主人亦如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人物或事物的崇敬之情。而“买茸绣为图,香火长结缘”则是在描绘一种持续不断的美好记忆和情感联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机与壮观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的喜悦、赞赏乃至崇敬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钟氏深秀楼

空同之顶穹云生,吹著宝石最上层。

俨骖太白跨坤立,雄雄空半危青撑。

高人飞楼浮缥纱,满眼清寒生窈窕。

苍烟白鸟出没间,几莟芙蓉秋汉晓。

黄尘如雾交四陲,乃独脱此一揽奇。

天风午夜啸歌歇,教人暗取寒竽吹。

一吹吹作终南皱,濯濯春阳染曾透。

再吹吹作琅邪图,郁郁林壑描新就。

何当祗著大口吞,清晨燕以先生盘。

次第高舂出海门,坐我茅屋东偏看。

形式: 古风

赠云留道人(其一)

咸池沐发扶桑晞,只手横捉邓林枝。

楚人六月请时雨,呼唤雷公似婴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赠云留道人(其二)

往往诸公眼亦青,尚疑崔浩是前生。

蚩尤堕地已为石,且道何时见景星。

形式: 七言绝句

小轩生日(其一)

玉宇风清金茎,露爽五日新秋。

正好小轩相逢,初度七十边头。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