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幽静与灵气。首句“寺涵灵气隐山椒”点出寺庙位于山巅,自然环境与寺庙融为一体,灵气充盈。次句“不待登楼月可招”则以月喻人,暗示即使不特意登高,月光也能引领人们前往寺庙,强调其吸引力。接下来的“觅径穿云行屡歇,谈经拂石坐相邀”两句,通过行者在云间寻路、与僧人交谈的情景,展现了寺庙内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洞深雨积当晴湿,泉窦风吹入夜嚣”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无论是雨后洞穴的湿润还是夜晚泉水被风吹动的声音,都增添了神秘与清新的气息。最后,“门对飞来峰绝胜,何须极目瞰江潮”表达了对灵隐寺美景的赞叹,认为其自然风光足以让人陶醉,无需远眺江潮来寻求壮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灵隐寺及其周边环境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