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跂蹈登护法院澄心亭

昔泊铜陵县,重来迹可寻。

洞岩一指顾,花谷记登临。

岁月回秋棹,江湖入醉襟。

鱼篮腥邑市,俚语杂山禽。

紫笋抽姜圃,朱丸缀柿林。

长官誇乐岁,游子足悲吟。

眺望春思曩,疏慵老叹今。

篷窗把书卧,空此望澄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所作的《次韵跂蹈登护法院澄心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铜陵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市井生活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昔泊铜陵县,重来迹可寻”点明了诗人曾经在此停留,如今再次归来,往日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引出对过往的回忆。颔联“洞岩一指顾,花谷记登临”描绘了诗人回顾洞岩与花谷,记忆中的登山情景历历在目,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

颈联“岁月回秋棹,江湖入醉襟”通过“秋棹”和“江湖”这两个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仿佛岁月的流转如同秋水般悠悠,而江湖的广阔则让诗人的心境变得深沉而宁静。尾联“鱼篮腥邑市,俚语杂山禽”描绘了市井生活的场景,鱼篮的腥味与山禽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接着,“紫笋抽姜圃,朱丸缀柿林”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紫笋从姜圃中抽出,朱丸点缀在柿林之间,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长官誇乐岁,游子足悲吟”对比了官员与游子的不同心境,官员可能因丰收之年而喜悦,而游子却因旅途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而悲吟。这种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即人生的复杂多变和不同个体面对同一情境时的不同感受。

最后,“眺望春思曩,疏慵老叹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春天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岁月流逝、自己逐渐老去的感慨。而“篷窗把书卧,空此望澄心”则是对当下生活的写照,诗人独自在篷窗下读书,内心平静,但似乎也在期待着某种心灵的澄清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人生和自我反思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和州云荫轩

古木无年岁,新亭托隐栖。

交涂寒纛整,垂荫乱云低。

明暗苍烟合,深沈绿幄齐。

雨回阴径外,日隔画檐西。

凉露缘虚滴,珍禽占密啼。

仙家青桂洞,隐士碧萝溪。

覆冒均松盖,妖秾笑李蹊。

坐疑秋色早,境与世尘暌。

地惜开轩晚,名因寓意题。

还当推大荫,天下一民黎。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城北庭

边草连沙白,燕云拥汉青。

将军眠塞垒,使者拜王庭。

金帛三千乘,和亲七十龄。

豺狼甘血肉,骐骥老林坰。

秋色榆将落,书生涕但零。

边尘何日靖,愿一震皇灵。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其一)

寄隐无怀土,为文倦解嘲。

地闲从草遍,门静绝人敲。

螳伏寻蝉捕,莺斜趁蝶捎。

楚冠谁问事,越鸟自知巢。

樽酒欣常满,邻书得借钞。

援琴意流水,弹剑恨空庖。

兰径深添菊,蔬畦净拔茅。

殷勤谢老圃,善恶不相殽。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其二)

幽怀乐所遇,且任北山嘲。

世事棋秤变,年光石火敲。

松筠阴自冷,萝葛蔓相捎。

草密蛇横径,檐低燕露巢。

楚醪无再设,蕲纸不重钞。

旋买粳留客,亲科笋付庖。

灵山瞻二祖,归路近三茅。

塞上藏忧喜,人心浪自殽。

形式: 排律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