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旋风》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描绘了旋风在南州肆虐的景象,以及其对天地万物的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不可抗拒。
首句“南箕噫气下南州”,以南箕星象比喻旋风的形成,形象地描绘了旋风从天而降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接下来,“幻出焚轮撼不周”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旋风的威力,它如同燃烧的车轮般震撼天地,破坏力惊人。
“有客步虚逢禦寇,何人闻籁过商丘”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现了旋风带来的混乱与恐惧。有人在虚空中行走时遭遇了风暴,有人在商丘听到风声,却无法预知风暴的来临,突显了自然现象的不可预测性。
“九天路直鹏嗤鴳,四野尘生马逐牛”则将视角拉高,从宏观角度描绘了旋风席卷大地的壮观景象。鹏鸟嘲笑小鴳,意味着在自然面前,即使是强大的生物也显得渺小无力;四野尘土飞扬,马牛乱窜,生动展现了旋风的狂暴与破坏力。
最后,“我作断蓬君更驾,不知谁指复谁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自比为随风飘荡的断蓬,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旋风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壮观与恐怖的一面,也蕴含了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