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召邀同鸣治小饮集句奉谢

青云器业我全疏,终日王门强曳裾。

尺组挂身何用说,閒情入骨若为除。

高人屡解陈蕃榻,多病能忘太史书。

明日珂声出城去,登山临水复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师召邀同鸣治小饮集句奉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师友邀请聚会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束缚与个人自由的矛盾感受。

首联“青云器业我全疏,终日王门强曳裾”描绘了诗人虽有才华和抱负(青云器业),却因各种原因未能施展(全疏),只能在官场(王门)勉强维持身份(曳裾),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颔联“尺组挂身何用说,闲情入骨若为除”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官职比作束缚自由的枷锁(尺组挂身),难以言说其苦楚;而内心的闲适与自由(闲情)却如同深入骨髓的疾病,难以摆脱。

颈联“高人屡解陈蕃榻,多病能忘太史书”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的高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在繁忙公务之余仍不忘读书学习的决心。陈蕃榻的故事象征着高洁的友情,太史书则代表了对学问的追求。

尾联“明日珂声出城去,登山临水复何如”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离开官场后的自由生活,期待能在自然山水间寻找心灵的慰藉。珂声,古代官员出行时马蹄声的拟声词,此处暗指官场生活即将结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十年踪迹走红尘。

归来池苑皆依旧,万紫千红总是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二)

不妨游子芰荷衣,散发行歌自采薇。

洞里幽花莫相笑,此心非是爱轻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三)

与客携壶上翠微,暂时相赏莫相违。

白鸥自信无机事,见我犹穿曲岸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四)

鸡犬图书共一船,傍花随柳过前川。

醉来睡著无人唤,只在芦花浅水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