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七)

三春不是读书天,九夏炎炎且放禅。

唯有秋冬较些子,不如打睡过残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不同特点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先,“三春不是读书天,九夏炎炎且放禅。” 春季生机勃勃,但诗人认为并非读书的最佳时节,而夏季炎热,不如选择静心修行。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季与夏季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季节适宜活动的思考。

接着,“唯有秋冬较些子,不如打睡过残年。” 秋冬两季,诗人认为是较为适合休息和沉思的时期,不如在年末时分,选择安逸地打盹度过。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蕴含着对生活节奏的调整与自我放松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四季的更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选择,强调了适时调整个人活动以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八)

才伸劫火光中问,便解随他去复回。

回到悔来坡下路,乱山依旧碧崔嵬。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九)

剑下十分亲,难藏独露身。

江流石不转,独有蕴空名。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十)

总欠韦郎一夜霜,诸方拈出半青黄。

碧云更不上盘饤,举似诸方笑一场。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东村王老夜烧钱,不是年穷岁尽禅。

岁尽年穷消息别,东村王老夜烧钱。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