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宁山人所居

幽人以道隐,结室岩之东。

余亦避世客,逢君于此中。

鸟因留食至,泉为炼丹红。

向晚下山去,月高秋色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诗人相遇于宁山人隐居之所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超脱的意境。

首句“幽人以道隐,结室岩之东”描绘了宁山人的隐居生活,他选择在岩石东侧隐居,以道自守,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幽人”指的是宁山人,而“道隐”则暗示了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内心的平静。

接着,“余亦避世客,逢君于此中”表明诗人自己也是寻求避世之人,与宁山人在此相遇。这不仅是一次偶然的邂逅,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两位志同道合的隐士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彼此。

“鸟因留食至,泉为炼丹红”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细节,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鸟儿因为留恋主人的美食而来到,泉水似乎也为炼丹之事而变得红润,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宁山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修行的场所。

最后,“向晚下山去,月高秋色空”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与宁山人分别的情景。随着太阳的西沉,夜幕降临,月光高悬,秋色显得格外空灵。这一场景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主题。

收录诗词(148)

严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 字:丹丘
  • 号:“三严”;又与严肃
  •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相关古诗词

江楼夜月怀故山友人陈聘君吴樗乡

昨夜江楼月,思君好断肠。

猿声相应发,山色更青苍。

楚塞来书远,闽关隔梦长。

今朝看愁鬓,为尔半成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上有怀上官良史

忆君怅不乐,立马大江边。

塞雁来无际,惊沙度飒然。

客心悬日夜,书札断云天。

莫作青山老,空为人所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闻雁

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

声兼边哨苦,影落楚云长。

此夜头堪白,他山叶又黄。

年年洞庭浪,飘泊更无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上官伟长

岁晚长愁绪,嗟君更远行。

兵戈今日泪,江海故人情。

此别几时见,寒猿一夜鸣。

致君相许在,回首壮心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