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醉翁操》(其一)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
首句“净净,泉鸣,君听”,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片宁静的景象,泉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韵律。接下来,“此何声,山应”则将听觉体验与视觉感受巧妙结合,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感受到声音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跏趺坐兮琴初停,斯音非浊非清”描绘了静坐之人停止弹琴的情景,琴声虽止,但余音绕梁,非浊非清的音乐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纯净与宁静。接着,“三桧青。树下杳冥冥,深涧万古流不盈”通过描写青翠的松树和深邃的山涧,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永恒。
“不言而信,无为而成”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理解,强调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盘陀石上,此际吾心正平”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兰与蕙兮芳馨,纷绿叶兮长生”通过兰花与蕙草的芳香与生机勃勃的绿叶,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永恒。最后,“高人焉用名。岩花传其情,法曲集其灵,谁其画者王叔明”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认为真正的智慧与情感无需言语表达,如同岩花般自然流露,法曲凝聚了精神的灵性,而这一切的创造者是高超的艺术大师王叔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与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