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代诗人褚亮的《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创作于隋末唐初之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古典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国家盛世和自然神灵的崇敬之情。
"后土凝德,神功协契",这里“后土”指的是土地或农业之神,而“凝德”则意味着聚集和积累的美好德行。"神功协契"表明天地万物之间神秘力量的和谐统一。
"九域底平,两仪交际"中的“九域”泛指广阔的疆域或世界,而“底平”则意味着这些领域都得到平治。"两仪"通常指的是阴阳两种对立而相互依存的原理,“交际”则表达了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和合。
"戊期应序,阴墉展币"中“戊期”可能是指特定的时间或节气,而“应序”意味着万物都按照自然法则顺序而生长。"阴墉展币"中的“阴墉”有时指古代祭祀的场所,“展币”则是指展示祭品。
"灵车少留,俯歆樽桂"里的“灵车”可能暗示神灵乘坐的车辆,而“少留”表达了神灵短暂停留的人间。"俯歆樽桂"中的“俯歆”有俯首观赏之意,“樽桂”则是古代祭祀时用以盛酒的器具和香气浓郁的桂树,象征着对神灵的尊崇。
整首诗通过这些华丽而富含深意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自然界和谐以及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