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

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故人相送蜀江边。

共留连。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

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明代杨慎的作品,风格各异,情感深沉。

第一首《太平时》以回忆起航出塞的场景开篇,诗人回首往事,甲申年的离别在蜀江边显得尤为深刻。故人依依惜别,二十年的旧友情谊如同久违的雨露,如今重逢却物是人非,令人黯然神伤。"晨星朝露各风烟"描绘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让人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涟涟。

第二首《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则通过舟行的经历,引发了对昔日好友刘参之和梁腾实的深深怀念。他们曾一同来到此地,而今墓草萋萋,诗人触景生情,心中充满感伤。这首诗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追忆和对岁月流逝的哀叹。

两首诗都展现了杨慎在和平时期对友情和时光变迁的深情思考,以及对故人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灼灼花

谁把纤纤月。掩在湘裙褶。

凤翠花明,猩红珠莹,蝉纱雪叠。

颤巍巍一对、玉弓儿,把芳心生拽。掌上呈娇怯。

痛惜还轻捻。戏蕊含莲,齿痕斜印,凌波罗袜。

踏青回露湿、怕春寒,倩檀郎温热。

形式: 词牌: 连理枝

清平乐(其一)

君王未起。玉漏穿花底。永巷脱簪妆黛洗。

衣湿露华如水。六宫鸾凤鸳鸯。九重罗绮笙簧。

但愿君恩似日,从教妾鬓如霜。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

倾城艳质。本自神仙匹。二八承恩初选入。

身是三千第一。月明花落黄昏。人间天上销魂。

且共题诗团扇,笑他买赋长门。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于中好.元宵后独酌

千点寒梅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