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禅寺

三寺参差见刹竿,开元形胜据龙蟠。

楼台影落青霄险,钟磬声传碧涧寒。

物物有缘香供盛,尘尘无碍法筵宽。

欲随大士披华藏,北斗容身不亦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郭祥正对开元禅寺的景仰与赞叹。诗中以“三寺参差见刹竿”开篇,巧妙地将开元寺置于群寺之中,凸显其独特地位。接着,“开元形胜据龙蟠”一句,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地理位置之优越,更赋予其一种灵动的生命力,仿佛是盘踞于龙脉之上,充满了神秘与威严。

“楼台影落青霄险,钟磬声传碧涧寒”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宏伟与宁静。楼台的倒影在高空中摇曳,钟磬之声穿越碧绿的山涧,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青霄的险峻与碧涧的寒冷,与寺庙的庄严与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物物有缘香供盛,尘尘无碍法筵宽”则进一步揭示了寺庙的精神内涵。无论是物质世界中的万物,还是精神世界的法筵,都充满了无尽的缘分与宽广的空间。这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体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最后,“欲随大士披华藏,北斗容身不亦难”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难以实现的无奈。想要追随大德高僧,深入佛学的海洋,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却发现自己如同北斗星般,虽能指引方向,却难以真正融入其中。这种矛盾与挣扎,正是对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开元禅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宗教氛围的庄严,更蕴含了对人生、宇宙、佛法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元与雨中见怀二首(其一)

屋漏沿窗玉篆斜,索居蒸湿度年华。

衔冤欲诉中都狱,抱义难酬漂母家。

地隔五湖秋雁绝,草荒三径晓猿嗟。

幸君数送琼瑶句,枯蘖蒙春亦吐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元与雨中见怀二首(其二)

雨锁柴门一径斜,诗筒时复觇英华。

自怜白发非商叟,却对青山忆谢家。

卞玉逢知终荐达,隋珠投暗只惊嗟。

悲歌半夜弹雄剑,恨血千年变土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小阁夜眺

白日尘寰忧思深,夜登危阁解烦襟。

空江云尽月涵璧,绝壑风生松奏琴。

佳客不来分坐赏,浊醪谁为此时斟。

疏钟辄莫催清晓,吾欲凭栏更一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山晚步简自宣长老

雨过南山紫翠深,团团仙露洒衣襟。

碧云影里寒猿啸,玉涧声中怨鹤吟。

期赴前林同茗酌,倦投盘石拣萝阴。

凭谁寄语谢康乐,安用披榛故远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