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张汝庸环秀楼

人境苦尘俗,高居山水区。

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

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

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栖身于山水之间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秀楼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首句“人境苦尘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寻求心灵的净土。接着,“高居山水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选择在山水之间筑屋而居,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秀楼的环境之美。轩楹(即楼阁的栏杆)与山峦相映成趣,窗户则仿佛穿透了虚空,将外界的清新之气引入室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岑蔚”与“清虚”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

“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则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环秀楼四周生机勃勃的景象。左侧是茂盛的树木,右侧则是飘渺的云烟,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主人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日落时分,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清新的乐趣,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里的“萧爽”既指环境的清爽,也暗含了心境的宁静与自由,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秀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玩芳亭

东风吹野花,秋雨败蘼草。

彼美亭中芳,静植恒自好。

阶兰閒更香,篱菊淡如扫。

我欲掇其英,幽怀不堪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小蓬壶

弱水不可航,神山未知处。

閒居与世隔,仙境忽已遇。

百岁等须臾,万事归傲睨。

丹丘信自有,大小焉足计。

形式: 古风

长春境

迟迟松柏林,郁郁山水窟。

依依久住人,宛宛旧游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

彼哉同州庸,华蘼何所择。

形式: 古风

葡萄二首(其一)

邛竹与枸酱,追逐秋风来。

离宫郁相望,异物纷栽培。

遂令凉州牧,斗酒遗诙谐。

伤哉出关卒,不及枯株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