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婆罗门引》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哲思。
开篇“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以青翠的杨柳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描绘出送行者与行人的分别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离别的无奈。“门前征马初嘶”一句,通过马儿的嘶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
接着,“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送行者在离别之际,缓缓吟唱着《阳关三叠》这一经典的送别歌曲,同时举杯相送,表达出对行人的深深祝福与不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离别仪式的重视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两句,表达了对行人的担忧与期待,既不担心行人的远行,又害怕行人的归期遥遥无期,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
“飘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中,“飘然路歧”形象地描绘了行人在离别后的孤独旅程,而“金徽”则可能是指琴弦或乐器,暗示了诗人希望行人在旅途中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方式,都能让行人在异乡找到归属感。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这一段,诗人以自然界中的鸟儿和水禽为喻,表达了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快乐与安宁,即便是朝朝暮暮的相聚,也不会感到痛苦与悲伤。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倡导。
最后,“怎人生、惯见生离”一句,诗人感慨于人生的常态就是不断地经历离别,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的接受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婆罗门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哲思,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