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砚歌

楚山仙人百好足,箧笥深藏紫潭玉。

泓池暖湿晕苔青,取出摩挲面俱热。

我亦因之三叹息,六经曾弃咸阳陌。

秦人洞里桃花春,砚石生花带春色。

漂流于世君能得,研尽元霜石为折。

吁嗟忠臣足见刖,痛入肝肠面黧黑。

晴窗再试春空云,炉烟不动红兰熏。

时平谏草用不灵,聊与骚客供吟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泰的《桃花砚歌》以楚山仙人的紫潭玉砚为引子,描绘了一方砚台的传奇色彩。诗中通过“紫潭玉”、“泓池暖湿”、“苔青晕染”等词句,展现了砚石的温润质地和自然之美。诗人感叹砚石曾被弃置在咸阳陌上,暗示其历史的沧桑。

接着,诗人将砚台比作秦人洞中的桃花春色,寓意其历经磨砺后依然保持生机。砚石上的花纹仿佛带有春意,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精神。然而,这样的美物却可能因为忠直而遭受折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忠臣命运的同情和哀叹。

最后,诗人提到砚台在晴窗下再次被试,烟雾缭绕,增添了诗意氛围。虽然时局太平不再需要直言进谏,但这方砚台仍可供文人墨客抒发情怀,成为他们吟咏的对象。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砚台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04)

陈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奇石歌

禅房柱杖惊众禽,咫尺嵌空生太阴。

诸君雅兴在丘壑,陡觉突兀藏胸襟。

因言牛李灰飞日,平原物化馀兹石。

沉沦岁久雷电知,迸裂须弥罅中出。

金仙化作浮海琼,异事惊起群龙争。

天惊雨逗补不得,谩解人间千日酲。

山僧谈空雨华息,稽首持赠家四壁。

云边老隐先得之,竟使若洲怀痼疾。

苏公正爱仇池盆,晋卿画马空骏奔。

不知君家伯仲好,分许半席同朝昏。

我思世味真如蜡,留取寸田并尺宅。

他年归卧意何如,洲上云边一闲客。

形式: 古风

茶灶歌

长安食肉多虎头,大鼎六尺誇函牛。

挝钟考鼓燕未足,鼎折还惊覆公餗。

山中儒生守蠹鱼,一朝射策升天衢。

居官廪禄不及口,釜甑长年满尘垢。

一贫一富俱可伤,一饥一饱俱亡羊。

今我闭门学祀灶,祀灶何用神仙方。

敬为告曰:灶兮灶兮但使我生不富不贫,适饱适饥朝从尔餐夕从尔糜。

时时得佳茗,与尔同襟期。

君不见青原山紫芝客,独立清风洒兰雪。

兰雪堂中一事无,茶灶笔床相媚悦。

方其煮茶时,自抚一曲琴。

琴声落茶鼎,宛若鸾凤鸣。

客来固自佳,客去情亦适。

坐看茶烟静,松鹤飞相及。

烹茶得趣惟此君,傲睨钟鼎如浮云。

名章俊语出肝肺,白雪璀璨兰芳芬。

兰芳芬,云菡萏,泻入磁瓯碧香满。

更从庞老吸西江,却笑玉川论七碗。

形式: 古风

南山歌

岳麓山前一叶舟,夜看明月湘江流。

湘江月色流不尽,洞庭漠漠君山秋。

回舟唤美酒,醉看湖上楼。

华阳仙人吹铁篴,吹起白浪蛟龙愁。

明朝布帆向何处,直到南台山下住。

南台山窈窕,路近桃花源。

上有吟风之黄鹄,下有啼树之青?。

君家别墅南山下,翠竹千亩如淇园。

昔君华省乘骢马,出掌银台重声价。

如何此际不相逢,岁晚论交孺子亭。

亭前秋月炤湖水,宛转南山如梦里。

复从此别心氤氲,西山望断南山云。

沧浪有约须乘兴,把酒南山更共君。

形式: 古风

拟范增碎玉斗歌

鸿门醉兮幕张,黑云压兮芒砀。

臣令庄兮起舞,伯何为兮误庄。

重瞳兮日光,高准兮龙章。风尘澒洞兮谁虏谁王。

臣所惜兮惟玉之玦,斗可碎兮首亦可裂。

呜呼尔为汉佐兮为忠臣,千秋万岁兮尔楚无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