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身简斋老,今世令河阳。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
凫履今安在,清都侍紫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的《挽陈太庾(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赞美。
“前身简斋老,今世令河阳。”开篇即以“简斋老”和“令河阳”两个典故,巧妙地将逝者与古代贤士相提并论,既是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其人格魅力与深远影响如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般。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虽在人世间追求功名,但内心深处却更看重书籍与学问的熏陶,体现了其高尚的志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这里通过“清谈”这一形象,展现了逝者在处理公务之余,仍能保持高雅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其生活的艺术化和精神的自由。
“凫履今安在,清都侍紫皇。”最后两句以“凫履”(一种轻便的鞋,常用于形容隐逸之士)和“清都”(传说中的仙界)为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祝愿,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宁静与自由,成为仙界的侍臣,寓意着逝者灵魂的升华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与品质的深情回忆,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美好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逝者无尽的怀念之情。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一病成疏隔,琴堂入见时。
形癯已非昔,客至尚谈诗。
手墨松烟湿,声歌薤露悲。
春风谁管领,梅月重相思。
云边大庾岭,岭上一丛林。
送往迎来路,升高望远心。
年华今复古,人事古犹今。
唯有关门石,相看岁月深。
老卢行法地,千载复抽关。
崖石横双翠,禅机漏一斑。
两泉涵定慧,半榻卧云閒。
着我谈风月,真成出世间。
相逢白莲社,失脚过前溪。
野兴云横浦,禅心絮着泥。
梅花大庾岭,钵石古招提。
扰扰仕途梦,从前几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