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陈丞相宅观灯有作

渴龙入夜吼百川,无数鲛珠迸地圆。

星斗撼天半欲落,五花琪树皆生烟。

烟灯岂不胜花朵,踏歌何人增坎坷。

风尘淮北驰羽书,金鼓江城赛灯火。

君不见狄青宣抚荆湖间,上元张乐晏清班。

忽然称疾灯未灭,五更已夺昆崙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元宵节,相当于西方的圣诞节)的夜晚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将观灯会的盛况勾勒得淋漓尽致。

"渴龙入夜吼百川,无数鲛珠迸地圆"两句,以宏大的气势开篇,渴龙喻指节日中的巨龙模型,这些龙形饰物在夜晚中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而“鲛珠”则是古代传说中海中宝石,此处象征着璀璨夺目的灯饰,点缀在大地之上,如同满地的珍珠。

"星斗撼天半欲落,五花琪树皆生烟"进一步渲染了夜空与灯火交相辉映的奇景。星辰似乎被夜晚的喧嚣所动摇,而“五花琪树”则是指装饰华丽的灯具,它们好像长着烟雾,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烟灯岂不胜花朵,踏歌何人增坎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灯火与自然之美的比较,以及节日中人们欢快的情绪。这里的“烟灯”指的是装饰的灯光,它们在夜晚中比鲜花更为夺目。而“踏歌何人增坎坷”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观灯时欢声笑语,甚至不惮于在路上跳起舞来。

"风尘淮北驰羽书,金鼓江城赛灯火"两句继续扩展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这里,“风尘”指的是狂风中的尘土,而“淮北”则是古代的一个地理概念,今指河南省一带。“驰羽书”可能是指传递信息的快马。而“金鼓江城赛灯火”则描绘了江城中的盛大场面,其中金鼓声中,人们在比拼着各自的灯火。

"君不见狄青宣抚荆湖间,上元张乐晏清班"两句转换了语境,从热闹的节日氛围转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狄青宣是南宋末年的一位将领,而“荆湖”则可能指的是长江中游的某个地方。这一段落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

"忽然称疾灯未灭,五更已夺昆崙关"最后两句,则以戏剧性的转折结束全诗。“称疾”意味着有人突然称病,而“灯未灭”则是说虽然节日还未结束,但某种紧急情况已经出现。而“五更已夺昆崙关”则暗示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是战事或其他紧急事件。

这首诗通过对上元节观灯盛况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意识。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与皋羽子善游宝掌山

宝掌一山何胜绝,老龙千载事已别。

巉岩怪石峭森列,矫首三洞蹇奇崛。

不知何年风雷烈,凿开混沌此瞥裂。

高洞攀缘与天接,栖鹘所巢势嵽嵲。

隙泉漏滴清且澈,薜萝为衣俨陈设。

中之洞兮巧融结,四达坦明如我闼。

低山一洞尤寒泬,铿然谷应合音节。

共爱孤蝉远林咽,又疑帝子笙歌彻。

乘风便觉神飞越,落景徘徊就僧榻。

好向天风更搜抉,相期夜半踏明月。

形式: 古风

忆同张子长游北山诸名胜

昔与张公子,翩翩访赤松。

重来踰两纪,独去宿孤峰。

古木苍陂映,禅房侧径通。

夕阴千嶂黑,人静一灯红。

幸及轩车会,宁辞杖屦从。

相看如梦寐,健步愧儿童。

春尽山仍好,林深涧忽穷。

天低时堕雨,寺远偶闻钟。

吊古田无鹿,探奇洞有龙。

幽寻穿䆗窱,高步蹋玲珑。

灵草多成药,疏篁不作丛。

岚光疑晻暧,野色在空濛。

下瞰疑无底,言旋复向东。

岩阿依断础,烟嶂落飞淙。

细路缘苔磴,危桥跨石谼。

泉依山曲曲,云与树重重。

巨刹标名岳,穹垣护亩宫。

倚栏斜日下,入室老僧逢。

零落螭头墨,荒凉马鬣封。

不才持薄禄,终古愧高风。

弛担云关里,传觞雪峡中。

追随寻道侣,述作付文雄。

急景真流电,浮生尚转蓬。

后期观岁晏,来往意憧憧。

形式: 排律

止所吴公挽歌辞(其一)

岳岳文豪共识名,归来风月恣弹评。

竹阶过鹤窥棋局,花院流莺和乐声。

灯酌萧閒期郑老,盆歌疏达慕庄生。

何来排闼绯衣召,天上楼传白玉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瓯雪中山茶盛开

海色连蓬岛,同云一望迷。

寒花空故故,醉酒只悽悽。

卜世无三兆,伤心有五噫。

仲宣楼上赋,愁绝不堪题。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