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道中读彭城公夏五集

尘暗前村惨夕曛,寒生水面欲成云。

回塘帆影和烟出,古寺钟声隔岸闻。

浪说秋原曾卸甲,可堪暮角咽屯军。

书生血尽西台泪,空向啼鹃泣旧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晚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联“尘暗前村惨夕曛,寒生水面欲成云”以暗淡的夕阳和寒冷的水面上即将凝聚的云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悲凉的氛围。夕阳的黯淡和水面上的寒意,不仅映射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愁。

颔联“回塘帆影和烟出,古寺钟声隔岸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回荡在水面上的帆影与远处古寺传来的钟声,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画面。帆影与烟雾交织,仿佛是历史的痕迹在眼前缓缓展开;古寺钟声的回响,则是时间的见证,跨越了空间的界限,穿透了寂静的夜晚,传递着悠远的历史回音。

颈联“浪说秋原曾卸甲,可堪暮角咽屯军”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战场。诗人借“卸甲”与“暮角”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曾经的英勇战士如今或许已卸下战甲,但战争的阴影并未消散,甚至在夜晚的号角声中更加沉重地回响,让人不禁感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牺牲。

尾联“书生血尽西台泪,空向啼鹃泣旧君”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作为“书生”,诗人或许没有亲身经历战争,但其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悲痛与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却溢于言表。泪水如同西台的落日,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失去的君主的哀悼。诗人的情感在啼鹃的哀鸣中得到了共鸣,这种对过往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深沉而复杂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历史记忆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5)

瞿师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感

飘零家国事茫茫,四十余年泪几行。

聚米河山空两戒,分梨骨肉隔三方。

惊乌觅树风过竹,饥鼠窥灯月满床。

回首少时歌舞地,几多春草在池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褚参军梅君

江上烽烟烛帝州,内臣欢乐外臣忧。

简文东府千烧尽,皋露西台一哭休。

击楫未能延国祚,投鞭真可断江流。

遥怜倚马秋风客,咄咄书空志未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确庵师楚游

千里征帆到楚关,昔年形胜可凋残。

从来地扼东南险,何处军屯大小山。

刘表荒城王气在,周郎废垒阵云闲。

隆中自有龙高卧,三顾无人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吴门杂感

昔日张王创霸图,雄封千里建行都。

处堂燕解争周鼎,潜井蛙思窃汉符。

天上笙歌惊过客,云间帘槛碍飞乌。

今来不忍重回首,雨暗烟深长绿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