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岑徵所作的《寄答敏言上人(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才与文通尽”,诗人感叹自己才华与文笔已尽,暗含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接着,“惭将拟惠休”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无法像惠休那样给予友人更多的帮助或礼物,流露出一种愧疚和无奈的情感。
“瑶华劳折赠,引羽莫能酬”两句,以瑶华比喻珍贵的礼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回报对方的情意。瑶华虽珍贵,但诗人却无法以同等之物相赠,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留滞花田畔,相思郁水头”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友人的情景。花田畔、郁水头,既是具体的地点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份遥远而深切的思念。
最后一句“梦魂中路阻,烟雨石门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说在梦中想要与友人相聚,却因路途阻隔而未能如愿。烟雨中的石门,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相见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因距离产生的无奈与遗憾。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