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辽阳怀顿修(其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师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在漂泊生活中的自我反省和愧疚之情。
首句“八载依师友”,点明了与师友相伴八年的深厚情谊。接着,“犹然儿女情”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即使时间流逝,那份如同儿女般纯真而深切的情感依然未减。接下来,“一从乍漂泊,不敢任天真”两句,揭示了诗人因漂泊而不得不收敛天性的无奈与痛苦。
“客久易得罪,余常厌此身”则进一步阐述了长期漂泊在外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因此产生的自我厌恶感。最后,“每看勾漏令,愧作岭南人”以勾漏令为引子,表达了对岭南人的愧疚之情,可能暗含着对自己未能尽责或有所缺失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