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竹树萧萧屋数椽。平湖漫漫纳通川。"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个安静、隐逸的居所,以竹林环绕的小木屋和辽阔连绵的湖面构成了一幅宁谧的山水画卷。这里的“数椽”意味着房屋不多,平淡无华,而“纳通川”的“漫漫”,则表现了湖水广阔。
"有时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间。" 这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偶尔外出的情景,手持竹杖,穿着草编的鞋子,沉浸在大自然中,享受着山林之美和水面的宁静。
"成小隐,未经年。功名夷路稳加鞭。" “成小隐”说明诗人已经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而“未经年”则表明这个选择尚属新近。而“功名夷路稳加鞴”,则是对外界功名之争的态度,尽管世间功名之路崎岖,但我将稳健前行,加紧努力。
"逢时且数中书考,他日还寻独乐园。" 这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偶尔翻阅旧时读过的书籍,回味往昔,而“他日还寻独乐园”则表达了对未来继续追求个人精神乐园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